真心新聞網:希里糊塗當上師 宗喀巴著<譚崔十四根本墮戒釋>的評析‧之十八

更新日期:2014/11/30     08:00

(真心新聞網採訪組台北報導)既然已經開始評析「譚崔十四根本墮戒」的第一條墮戒的內容是關於「輕慢毀謗於師」,我們現在就直接進入下一段的討論,請看原文:

原文:

於此戒相,有三要點:(1)犯戒對象、(2)犯戒行為、(3)犯戒原因

宗喀巴的〈譚崔十四根本墮戒釋〉中似乎特別著力於「第一墮戒」,對於這個「戒輕慢毀謗於師」的戒相,他仔細拆解成「犯戒對象」、「犯戒行為」、「犯戒原因」三個部分來作戒釋,由於篇幅的關係,我們一次討論一個分項,本篇就以此為子題進行對第一條「譚崔十四根本墮戒」的評析。

原文:

(1) 犯戒對象

甘露月所著之《金剛乘根本墮戒論》,與拉喀斯米卡拉所著之《金剛根本墮戒論》中,都說:所謂具足資格的上師,他們必須致力於成就弟子的聖性。在《黑怒尊譚崔密續》裡,亦記載著桑提巴在其著作《寶燈論》中說:

問:只有那些能夠啟發弟子聖性者,才能稱名上師嗎?

答:那些能啟發弟子聖性的上師、能夠教授弟子譚崔密續、弟子也能依上師的教導而證於譚崔諸行者,如是之人,堪名上師勝者。具此三點,並且無忌妒心與樂助人者,真名上師。是故,有頌偈言:讀釋教授諸勝密續,善啟弟子;如是而行,是名上師。

裸形王妃竟成譚崔聖人

同時著作了《金剛(乘)根本墮戒論》的兩人中,「拉喀斯米卡拉」是一位女性,在前文出現過的「印度84位大成就者」中有五位是女性,「拉喀斯米卡拉」就是其中的一位,她的故事也很精彩,很有「譚崔」的特色和代表性。話說她住在郎金地區的散波拉城,統治者是她的哥哥印打菩提國王。這個妹妹在很年輕時即「親近過許多大善知識」,如哇帕巴大師等等,因此,「通曉許多密續」。哥哥看到這種情形,就讓她攜帶了財物珍寶等等,趕忙把她嫁到往斯里蘭卡島上,給劄連打國王的王子散波拉為妃。

因為星象不吉的緣故,王妃未能馬上被迎回王城中。這時她觀察到當地人民的舉止言行,都是她不屬意的「外道」,心中激動非常,竟然暈了過去。等到王妃甦醒之後,散盡財物珍寶給市民,也將手飾莊嚴送給隨從們,將他們遣返回祖國。之後她吩咐在十天內任何人都不要來打擾她。王妃在自己的房子中,將身體塗滿了芝麻和木炭,披髮裸身來裝瘋,國王看到這種情況,心中非常的悲傷,派遣醫生來診視,可是王后總是對來人踢打辱駡。因此國王只好遣使去見印打菩提國王,印打菩提國王卻反而心中安適怡然,認為妹妹已經解脫了。

從此以後,王妃就處在瘋癲中,吃著當地人民吃剩餘下的食物,睡在屍陀林中,心行還是依止於譚崔法要。國王的一位僕人,七年中經常服侍著王妃,而王妃則將譚崔口訣「教授」給僕人。有一天,國王劄連打率領著隨從去打獵,忘記了時間,在回程途中來到拉克希米噶拉所居住的山洞中,當天晚上就住在這裡。國王回到王宮後,又再度來到山洞中,王妃把僕人推介給國王,僕人則給予國王「令心識成熟的灌頂」,並且開示了「金剛亥母生起圓滿二次第」的教授。然後,僕人和王妃二人在斯里蘭卡「示現了許多神通」,即身前往了「卡雀空行淨土」。(註一)

註一:http://blog.yam.com/benji/article/48613461

http://www.senwanture.com/religion/religion-zunmi%20gods-karr%20che.htm

從故事中我們可以知道,和桑提巴一樣,都到過斯里蘭卡的「拉喀斯米卡拉」,是一位相當前衛的女性,也可稱為性開放的先驅,她不但少小就對譚崔之道著迷,而且胃口奇佳不拘貴賤,同時故事中還暗示著有翁媳亂倫不擇親疏的可能;她出身公主,又嫁作王妃,卻甘於散盡錢財乞食露宿,果真是與那「84丐幫集團」氣味相投的一員。她視別人為「外道」而排斥,但是佛法的角度來看,她自己才是不折不扣的「裸形外道」,卻被冒充佛教的密宗喇嘛教拿來當聖賢,從這裡便可知,假藏傳佛教四大教派的外道本質。

故事中說她與僕人「示現了許多神通」,大概是就其主觀精神狀態的立場,描述在多年瘋癲之後,更修譚崔之鬼神感應法,造成心識和現實「解離」的情況。而兩人雙雙前往的「卡雀空行淨土」,又稱為「那洛空行淨土」,是譚崔法中所謂「勝樂金剛」相應的修法,今不及討論,簡單的說:可憐那正是前往「羅剎鬼國」啊!但是「拉喀斯米卡拉」的故事,卻是「譚崔行者」相當明確的範例,我們在後文中,當還會有舉例用到的地方。

譚崔上師所教與佛法無關

言歸正傳,既然已有假藏傳佛教中人甘露月所著之《金剛乘根本墮戒論》,與拉喀斯米卡拉所著之《金剛根本墮戒論》,甚至更多同一題材的其他著作,而且宗喀巴還加以引用,表示對以上二人之著作「表示認同」,那又何必費時費力再次疊床架屋,撰寫<譚崔十四根本墮戒釋>?宗喀巴的動機實在令人不解,若不是那十四條的「根本墮戒」本身就含糊籠統語意不清,以致造成喇嘛教內眾說紛紜,令宗喀巴不得不出面整合一下,以讓喇嘛教面子不太難看;就是宗喀巴要藉著他的所謂「宗教改革」之便,將所有的譚崔教義集中壟斷定於一尊,好完成他「一統格魯,稱霸藏地」的王圖霸業。

本段所引出的原文部分,是在討論宗喀巴提出的「第一條根本墮戒」戒相的「犯罪對象」。其內容主要是在提出「上師」的資格。從桑提巴所著《寶燈論》中界定,可歸納出具格上師的三條件:

1. 能啟發弟子聖性的上師。

2. 能夠教授弟子譚崔密續的。

3. 弟子能依其教導而證「譚崔諸行」的。

這樣看起來,成為「上師」的條件並不苛,而且具備了以上的三個條件,還能「堪名上師『勝者』」,當然還有一個附帶的條件就是:

4. 無忌妒心與樂助人者。

根據前文我們對於譚崔內涵的瞭解,這樣的上師還是偏重於性愛技巧,以及用氣功忍精久淫方法的教授和臨床指導,完全與佛法無關。

原文:

又說:

受教於人一句一偈,應敬教者如同上師;不作此者,後墮狗身經於百世,復生為蠍。

譚崔論師亂說因果

這一位臨老忘掉自己教導別人「所有行門」的桑提巴老先生,不但會空口說白話、會生氣,還會恐嚇人,他說:「受教於人一句一偈,應敬教者如同上師;不作此者,後墮狗身經於百世,復生為蠍。」墮狗、墮蠍多是觸犯十惡業道,然而佛法中十惡業道的造作與受報,因果甚為複雜,不但要干係到造罪的「根本」「方便」以及「成已」的增減損益,以及是否數數從事、樂意而為,或是作後知錯,懺悔先過、後不復作?這些都有許多功過較量。然而,真正的因緣果報,還是唯佛乃能究竟了知。不是這位「前半生裝迷糊,後半生真迷糊」的桑提巴所能判定。何況根據受報「從重」的法界事實來看,若是罪重當先下墮為蠍;既墮為狗,若報未盡,當不只百世;苟若重報已盡,當轉其輕:或生人中或者天中,福德厚薄差異而已,哪有報盡反墮無明更重之蠍類,這都是桑提巴個人妄想,「秤菜講講」(河洛語:「隨便說說」之意),而假藏傳佛教四大教派諸祖師也無慧簡擇罷了。

原文:

空行母蘇拉比(翻註:女首牛身模樣,具有神聖不可侵犯大地母親的含意),在其著作《淨一切修道諸障密續論》裡,同樣提到上師所具的三點特性;其中亦正確的說出:善能啟發弟子的聖性者,是最好的上師。在《科薩拉王國光明論》裡,釋迦米特拉亦引用桑提巴與蘇拉比的教導,來說明上師的三種特質。在譚崔修學體系裡,教導較高譚崔教義的上師,不必一定具有此上師三特性,在低階的譚崔修學體系裡,上師就更不必一定具有此上師三特性。然而,弟子不應較量上師所教授的密續高低,不管是多還是少、完整或是初階,從一句偈,到一章節等法義;應將其中的一切教導,從生起次第的行門到圓滿次第的行門,都視為是殊勝無上的教導。因為對上師的一切教導,即使只有說一句話的批評,都是犯墮戒的。桑提巴在《蓮花量論》第十五章<密集金剛>裡說:「從心中生起對上師的輕慢毀謗者」,他解釋說:「他們所毀謗的密續法教,卻是上師教導給他們的。」同樣的,在《黑怒尊譚崔密續》裡,亦記載著桑提巴在其著作《寶燈論》中的教導:對教導的法義起爭論,即犯墮戒。那波巴在其著作《道燈見》裡說:弟子所批評到的上師,有可能是具足善啟弟子等三德特質,也有可能是具有二德特質,也有可能只具有一德特質。然而批評上師的教導,都是犯此第一條戒墮,只有過失程度輕重的不同而已

原來上師條件可以將就

空行母蘇拉比」贊同這樣的說法,但她應該是現實中的一位「人類眾生」才對。翻譯者註釋的:「女首牛身模樣,具有神聖不可侵犯大地母親的含意,」或許是指同名的另一位假藏傳佛教四大教派護法鬼神,否則她應該無法寫作《淨一切修道諸障密續論》。但是她特別強調第一個條件,畢竟對於譚崔的知解,或是進行「譚崔諸行」,終不如能引導人於譚崔生起真心意樂。但是「老糊塗」桑提巴又出現了,他提出了另外三點,全盤推翻了自己在《寶燈論》裡提的三條件:

1. 教導較高譚崔教義的上師,不必一定具有此上師三特性。

2. 在低階的譚崔修學體系裡,上師就更不必一定具有此上師三特性。

3. 弟子不應較量上師所教授的密續高低,應將其中的一切教導,都視為是殊勝無上的教導。

這正是標準所謂假藏傳佛教四大教派的「翻轉法則」,他們總是訂立了漂漂亮亮的標準後,再自我推翻,宣稱可以完全不必照此標準行事。喇嘛們的「戒律」也是一樣,受戒之後,便立刻自行解套,這個非法則的「法則」,從此處「上師」資格的討論就可以看出。當然,也可以通融的理解:為什麼或許是在裝糊塗的「桑提巴」,會成為密教的「84大成就者」之一。

另外一位「大成就者」《道燈見》的作者那波巴(後文將另有介紹),與桑提巴裝迷糊的程度半斤八兩,他也就「弟子所批評到的上師」的犯戒標準提了三點:

1. 有可能是具足善啟弟子等三德特質。

2. 也有可能是具有二德特質。

3. 也有可能只具有一德特質。

讀了以後令人忍不住想要建議,乾脆效法桑提巴,再加上一條附帶條件:

4. 上師無德、缺德,或一德都不具也算。

不過總體而言,假藏傳佛教四大教派諸論師,對這條戒相倒是有志一同,持這樣的態度:「然而批評上師的教導,都是犯此第一條戒墮,只有過失程度輕重的不同而已。」甚至認為「對上師的一切教導,即使只有說一句話的批評,都是犯墮戒的」,對上師的資格雖然一直撤守其底線,但是對弟子的要求卻硬得不得了,不但不稍有所退,還會逐級疊高。桑提巴在《蓮花量論》第十五章<密集金剛>竟連僅僅「從『心中』生起對上師的輕慢毀謗者」,都怒氣烘烘地大罵:「他們所毀謗的密續法教,卻是上師教導給他們的。」只不過是教人怎麼男歡女愛的房中術,並非不可言傳的實相法界智慧,就已像是多麼天高地厚的恩德一樣,稍有不遂己意還要發飆,果然是「黑怒尊譚崔金剛」,真是其可怪也歟?

持如來藏、說寂靜法者方名為師

宗喀巴<譚崔十四根本墮戒釋>第一條墮戒,戒相的第一點討論,「犯戒對象」,也就是「上師資格」,就這樣希里呼嚧「戒釋」完畢,結論是不管上師具不具德,也不論上師有沒有所謂「三特性」、「三德」,只要是「上師」,那就「一日為師,終生惹不起」,這樣的「戒律」當然是不如理的。

這不禁令人想起,正覺教團諸位親教師,在法界衛視作電視弘法,每一回的片頭都會先載播《雜阿含經》〈卷一〉中的聖教:「佛告比丘,善哉!善哉!汝今欲知如來所說法師義耶?」佛告比丘:「若於色,說是生厭、離欲、滅盡、寂靜法者,是名法師;若於受、想、行、識,說是生厭、離欲、滅盡、寂靜法者,是名法師,是名如來所說法師。」

相較之下,假藏傳佛教四大教派諸譚崔上師,都在教導其學人弟子貪執、淫欲、造作、叢鬧,如何可以名之為師?更有《證契大乘經》〈卷三〉說的:「世尊!誰與一切眾生作大導師?」佛言:「正士!持此如來藏者。」遍觀古今假藏傳佛教四大教派一切祖師、上師,迨無一人不錯認甚或否定「此如來藏」者,遑論證悟「此如來藏」、更遑論能住持「此如來藏」者。故知假藏傳佛教討論傳法上師,全屬無意義之戲論也。

相較之下,真藏傳佛教覺朗巴弘傳的他空見,闡揚第八識如來藏妙義,依第八識如來藏的妙真如性而受持、而弘傳,正是 佛說的「持此如來藏者」,才是真正的藏傳佛教。(採訪組報導)20141130

正覺教育基金會採訪組


註:原出處引用yam網站之文章已關閉

註:原出處引用senwanture網站之文章已關閉,相關內容可參考原連結網頁之備份擷圖(點此開啟)(備份擷圖取自https://web.archive.org)

Im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