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心新聞網:「菩提心」上多淆訛 宗喀巴著《譚崔十四根本墮戒釋》的評析‧之二十九

更新日期:2015/06/08     08:00

(真心新聞網採訪組台北報導)宗喀巴於前文第四條「戒釋」中先行提到:「如果起意:『我不堪能攝受利樂於諸有情』,此則明確違背下一第五墮戒:捨菩提心。捨意云何?謂於眾生起謓,不生殷重慈愛,或更尋思:不欲有情得樂。」云云。

可見第四、第五兩條「根本墮戒」似有重疊處。若粗判之,則第四條主要在於對於外在對象「諸有情」的棄捨,而本第五墮戒則針對自內心念「菩提心」的棄捨,有理無理請看原文及評析:

原文:

第五條根本墮戒

第五根本墮戒,謂棄捨諸法根本菩提心。

這第五條墮戒,所謂「棄捨諸法根本菩提心」,若是不追究假藏傳佛教四大教派原本所指涉的意涵,單就字面來看,則其所說似乎有理,而且「菩提心」對菩薩行者至關重要。《華嚴經》有云:「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,是名魔業。」連「忘失」都這麼嚴重了,何況還故意「棄捨」?像這樣重要而為「諸法根本」的菩提心,「譚崔十四根本墮戒」的制戒者,竟然只把它排到第五順位,「菩提心」反而不如對其「金剛道友」所起的「嗔心」更受重視,若非假藏傳佛教的法義顛倒,便是他們早已「忘失」,或者根本不知「菩提心」是什麼,只好張冠李戴了。

菩提心是「法界一相」

「菩提」是梵語,譯為「覺」「菩提心」根據佛法的通義,一般分為三種,即「聲聞菩提心」「緣覺菩提心」「無上菩提心」。其中,聲聞菩提心和緣覺菩提心雖然可以為大乘所統攝,但是其本身與菩薩道沒有必然的聯繫,只有無上菩提心才是大乘佛法不共於二乘的菩提心。無上菩提心之所以稱為「無上菩提心」,就是因為它包括了上求佛道、下化眾生這兩方面的內容(註一),因為「成佛」的意涵就包括「自覺」「覺他」和「覺行圓滿」。 聖馬鳴菩薩在《大乘起信論》中說:「言覺義者,為心第一義性離一切妄念相。離一切妄念相故,等虛空界,無所不遍,法界一相,即是一切如來平等法身;依此法身。說一切如來為本覺。」而我們知道,這「法界一相」,並且為「一切如來平等法身」的,就是人人本具、個個不無的眾生本心第八識、阿賴耶識,真心如來藏。

註一:恆毓博士著《印順法師的悲哀》P123正覺同修會印贈2005年元月初版

《維摩詰經》〈菩薩品第四〉中彌勒菩薩自述:維摩詰大士曾向祂多方詳細辨正「菩提」的體性,即是這個阿賴耶識、異熟識,將來佛地之無垢識;《如來藏經》、《勝鬘經》所開示的如來藏,也是這個阿賴耶識、異熟識、佛地無垢識;《解深密經》所說的勝義諦、圓成實,還是依阿賴耶識、異熟識、佛地無垢識而說;乃至《占察善惡業報經》所說的佛地真如,也是因地阿賴耶識體,淨除二障之後所改名的第八識真如;《攝大乘論》中無著菩薩所言之阿陀那識,也都是阿賴耶識、異熟識、佛地無垢識(註二)。這個「菩提心」本來不落言詮,但在佛經中有各種不同的名相來指稱祂,如阿含中稱為「涅槃本際、實際、我、如、真如、有分識、窮生死蘊」等,而在般若諸經中有時說為「不念心」,有時則說為「非心心」「無住心」「無心相心」等等,禪門則稱之為「本地風光、父母未生前之本來面目、吹毛劍、石上無根樹」等等諸多名相,來形容個無名無相的實相「菩提心」。

註二:孫正德老師著《學佛之心態》P294正覺同修會印贈2002年初版

密宗之菩提心盡是胡扯

然而密宗所謂之菩提心,其實並非佛法中所說之「菩提心」。密宗常將佛法名相亂用、亂配置,「菩提心」一詞亦如是被亂栽贓,有時說「男性之精液」是菩提心,有時說「女性之淫液」是菩提心,有時說「觀想所得之明點」是菩提心,有時說「身中各有上白下紅」之菩提心,有時說「女性之紅明點」是菩提心,有時說「一念不生之覺知心」是菩提心,有時說「明空雙運之覺知心」是菩提心,有時說「樂空雙運時之覺知心」是菩提心,種種說法雜亂不一、莫衷一是(註三);在 平實導師所著四大冊《狂密與真密》破密專書中多有舉證,此處不再一一列舉。

註三:平實導師著《狂密與真密》〈第1輯〉P246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年出版

原文:

亦分兩點說:一於何對象違犯過失?謂當初修行所發:為諸眾生成就佛道的殊勝誓願菩提心。《殊勝莊嚴經》即說此義:「善男子!如是菩提心,是一切諸法種子。」故說,菩提心即是諸法之根與佛陀善性成就之因。

第五條墮戒亦分「違犯對象」「犯戒行為」兩點來論,此亦是宗喀巴「戒釋」行文的常態,無甚奇特。但是從宗喀巴所謂「指當初修行所『發』」,從此一「發」字看來,此處指涉不唯論法界實相心,更進而論及「發菩提心」的問題。大乘佛教中,佛菩提稱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即無上正等正覺。發心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名為發菩提心。發菩提心為菩薩因行與如來果證的動力,《華嚴經》中說:「菩提心者,如一切佛法種子」。菩薩是大乘佛教的理想,要成為大乘菩薩,其基本前提即是發菩提心,立誓願要為眾生利益而永遠不入無餘涅槃。

如何是「發菩提心」?

《大乘起信論》中說:「分別修行正道相者,謂一切如來得道正因,一切菩薩發心修習令現前故,略說發心有三種相:一、信成就發心,二、解行發心,三、證發心。」這是在詳述發菩提心的三個層次:「信成就發心」是在資糧位中從十個信位到六住位所作的發心,還要配合在行門上「於外門廣修六度萬行」;「解行發心」則是從七住位明心菩薩開始,到十迴向位為止,所謂「見道位」的修行,這一階段要配合「於內門廣修六度萬行」;最後才是「證發心」的層次,是講這個菩薩已經得到初地入地心的道種智,發起「戒身、定身、慧身、解脫身、解脫知見身」的五分法身,從淨心地,也就是從初地開始,乃至菩薩究竟地,也就是十地為止的發心,配合以修行各地無生法忍現觀及解脫果的成就(註四)。以上三種發心,平實導師於所述著的《大乘起信論》第四冊、第五冊之中,有長達一百三十多頁的精彩詳細闡釋,懇請廣大學人積極請閱參考必有獲益,此處不及萬一,也不是宗喀巴及其以下假藏傳佛教學人之所能堪信受,我們單就第一種最粗淺的發心為例,來評析「十四根本墮戒」及宗喀巴的「戒釋」

註四:平實導師述著《起信論講記》〈第四冊〉P272~〈第五冊〉P136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年3月底出版

而這第一種「信成就發心」亦有細分。《大乘起信論》中說:「復次,信成就發心,略說有三:正直發心,如理正念真如法故。二、發深重心,樂集一切諸善行故。三、發大悲心,願拔一切眾生苦故。」對照我們前文所評析,假藏傳佛教譚崔諸上師與其學人,若不是否定真如法,就是錯會「如來藏」,因此決計無法「正直發心」;譚崔行者所蘊集者,莫非貪嗔癡諸行,尤其是雙身法之淫行,此皆不屬於「善行」,因此也不可能「發深重心」;宗喀巴於前第四墮戒之「戒釋」中,特別引用甘露月與拉喀斯米卡拉的說法:「修行者選擇不幫忙於正在受苦的有情,這並不是密續中對於棄捨眾生的正確解釋。」來強調「救拔眾生離苦」實與譚崔行者的用心於「證得無上利樂之愛念想」無關,如此一來,「不幫忙受苦的有情」還不算是「棄捨眾生」,就更坐實了宗喀巴及其以下假藏傳佛教中人,絕無可能「發大悲心」。像這樣「發菩提心」最初階「信成就發心」階段的三種心都不能如實發起,宗喀巴還有什麼資格狂發謬論說言:「為諸眾生成就佛道的殊勝誓願菩提心」呢?

密宗的「菩提心」,全屬意識思惟

復次,宗喀巴又引用《殊勝莊嚴經》說言:「善男子!如是菩提心,是一切諸法種子。」等文句。然而遍查大藏經並無所謂《殊勝莊嚴經》之資料,因此,我們合理懷疑這又是喇嘛教祖師編造之密續偽經;若此《 殊勝莊嚴經 》所指為彌勒菩薩所述之《 大莊嚴經 》,如是則縱使所引述抄襲自經論,雖文句近似,但宗喀巴根本不了解經中所述「大莊嚴」如來藏者,仍不免有法義演述不全,或是於其後文中輾轉被扭曲之虞。譬如《大乘起信論》中固然說:「此識有二種義,謂能攝一切法、能生一切法。」是因為如來藏心體有「生滅門」「不生滅門」兩個要義,生滅與不生滅和合並存才使然。換句話說,阿賴耶識的體是恆、是常,本性永遠不變,不生不滅;《大乘起信論》說為:「心真如者,即是依法界大總相法門體,以心本性不生不滅相。」阿賴耶識心體固然不生不滅名為無生,但是阿賴耶識所含藏的種子卻是生滅門所攝,能直接、間接、輾轉出生一切法,在成佛前都會因為修行而有所更易。如果只強調種子功能的一面,卻不提「心真如門」的一面,則失於中道,菩提心也將被誤會為流轉生滅,如假藏傳佛教自續派中觀,以意識心為如來藏即是。

宗喀巴又謂:「菩提心即是諸法之根與佛陀善性成就之因。」其中「佛陀善性」此語費解,令人不知所指。一般而言「善性」,常與「惡性」「無記性」並舉對照,此三者都是有為有漏的法,不足以僅此就與「菩提心」「佛陀成就」相提並論。宗喀巴此語除了令人不知所云之外,更暴露彼不懂佛法,其實是附佛法外道的本質。總而言之,宗喀巴等人對於「菩提」「發心」的解釋,都完全背離《大乘起信論》作者 馬鳴菩薩正教,顯然不懂 馬鳴菩薩所住持、所弘傳之大乘別教菩提正法;又 馬鳴菩薩以第八識離見聞覺知、本來不生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為所證,喇嘛教卻是以馬鳴菩薩所指稱的生滅門識陰境界作為修證之標的,是與 馬鳴菩薩唱反調,則喇嘛教栽贓 馬鳴菩薩為「譚崔十四根本墮戒」制戒者,全成無根之毀謗,除了將自擔惡業、自食惡果,全無佛法中意義矣。

原文:

桑提巴說:菩提心乃是希冀有情離苦得樂的慈悲心,亦是慈悲心出生之因。前文所說為救護有情離苦得樂而發殊勝成佛誓願,是菩提心的含意,今桑提巴從另一方面指出亦具有:修行人所發殊勝成佛誓願的生起慈悲心含意。因此,就像那巴波所說那樣,修行人應將慈悲心視為是菩提心,這就是成佛殊勝誓願的意義所在。至於說菩提心與慈悲愛念的區別之處,那波巴說:「愛念先行,菩提心為根本,故以菩提心引導愛念。」

密宗慈悲的「另一方面」

此段宗喀巴先引用桑提巴對「菩提心」乃「慈悲心」與其生因的說法,再與前文中所言「慈悲心」是「菩提心」,比較兩者之後,宗喀巴說為:「今桑提巴從『另一方面』指出亦具有:修行人所發殊勝成佛誓願的生起慈悲心含意。」老實說宗喀巴此處除了咬文嚼字、搬來弄去之外,這「另一方面」並沒有弄出什麼新『』向。硬要說前後二者有所不同,只是「菩提心」「慈悲心」在文句中擺放的前後順序不同罷了。當然,除非是他們所謂的「慈悲心」另有寓意,也就是說可以再度理解為,如第四條墮戒「戒釋」中所說的,「慈悲」的意義是譚崔法門中「證得無上利樂之愛念想」的雙身淫修,是想要令女性獲得樂空雙運時的快樂,與「為救護有情離苦得樂」無關,如此一來,宗喀巴讚揚桑提巴,強調其「另一方面」的說法就其來有自、能自圓其說了。

宗喀巴又舉那波巴所說:「修行人應將慈悲心視為是菩提心。」說為「這就是成佛殊勝誓願的意義所在」。既然前文已經討論過,真「菩提心」就是阿賴耶識、如來藏,也就是如如不動、本來無生的法界實相,那就不宜以意識生起的「慈悲心」來「視為是菩提心」,宗喀巴這樣作是戲論佛法。固然「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」中有 觀世音菩薩開示:「大慈悲心是……無上菩提心是……」,將大慈悲心和無上菩提心並列等同,但觀世音所說的正是轉依真如實相的真心如來藏,而不是宗喀巴、那波巴等人以意識發起「證得無上利樂之愛念想」,來「視為是菩提心」的識陰妄心。何況《大方等大集經》〈卷第二〉與《維摩詰經》〈菩薩品〉中都有:「菩提者,不可以身得,不可以心得。」的說法。此與那波巴所謂「愛念先行,菩提心為根本,故以菩提心引導愛念。」相形之下,假藏傳佛教這些有為有作的搬弄指劃,更顯然是無知與戲論矣。(採訪組報導)20150608

正覺教育基金會採訪組

Im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