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心新聞網:掀開譚崔十四根本墮戒的神秘面紗 第二十二則:諸佛密要之正說與邪見

更新日期:2014/12/22     08:00

(真心新聞網採訪組台北報導)正覺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張公僕表示,前面一則已經說完第七根本墮戒:「對未成熟有情開示宣說諸佛密要」之違犯對象--未成熟有情;此則乃說「開示宣說諸佛密要」之犯戒行為。

宗喀巴:「此戒之犯行,是指『開示宣說諸佛密要』於未成熟者前。密意云何?桑提巴說:『此中,不應宣說空性密意』。應知,除了空性密意之外,對於譚崔密續空性意義,亦不應宣說於未成熟者前。

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dcd9265d0101iq8g.html

http://www.wujindeng.net/forum.php?mod=viewthread&tid=5794&extra=

此處所說的「諸佛密要」,宗喀巴將之定位為「空性密意」,另外還有「譚崔密續空性意義」。前一則宗喀巴已經說明對於「非道器者」或者是「無福德者」,不能對其透露「諸佛密要」;此則闡明「諸佛密要」之內涵:「空性密意與譚崔密續空性意義」。

假藏傳佛教密宗四大教派諸上師對於「空性密意」有他們自己的一套說詞,這一套「空性」的說法,嚴重誤會佛教解脫法義,不是落入斷見「斷滅空」,就是落入常見「意識常住」;不但輪迴生死的道理說不通,更違犯了解脫的真實義與解脫的實修法門。最大的原因,乃「假藏傳佛教根本不是佛教」,所說的「空性密意」,完全不是佛教「空性」的真實義故,只是盜用佛教的修行法相來擭取佛教徒的供養罷了。

佛教所說的「空性」,是空無形色而有出生萬法的自性,乃說第八識如來藏「空無形色卻有真實的自體性」,依於此種真實體性,能夠出生意根、名色,進而藉緣出生三界一切法;亦即由「空無形色」的如來藏心,出生有形、有相的三界一切法。故說第八識如來藏與五蘊、十八界之三界一切法「非一、非異」,雙具「」與「」。在佛法中有「空中妙有」這句話,就是在說明第八識如來藏「」與「」的雙具特性,這才是「空性」的真實義。

假藏傳佛教宗喀巴所說的「空性」,乃說一切法「緣起性空」,亦即一切法最後成空無一物;這也就是達賴喇嘛所認為的「空性密意」,其餘三派雖依止大日經所說的「真如」而住,但因信受譚崔教法,始終無法證悟此真如實相,只好錯將意識心的變相當作是真如,唯有覺囊派曾經有實證真如的證悟祖師,但不久即被格魯派達賴五世用政治武力所消滅。假藏傳佛教格魯派諸上師乃至一般的學佛人,全都落入「」的文字相,以為「」就是「空無所有」、「空無一物」、「緣起性空」謂之為「」;此乃思想上的盲點。如果佛法中所說的「」是「空無一物」的話,六百卷《大般若經》都在說「」,正是佛陀所破斥的「斷見」,竟然要講那麼多、那麼久,豈不是笑話一場?那麼人死亡以後,勢必「一切歸零」;然而佛法的所說,有六道輪迴法相,也有解脫法相,更有菩薩乘願再來乃至諸佛「示現」成佛的法相。有這些法相,顯示了法界中,有一個眾生很難相信、也很難證明之本來就有的「非心之心」,也就是本來就不生不滅的「第八識如來藏心」──般若部諸經所說的非心心、無心相心。

佛教中諸真實義菩薩,在弘揚第八識如來藏的時候,必須作到善護「空性密意」的責任;因為此「空性密意」乃「諸佛密要」,是法界中一大「秘密」,也是佛法之命脈;佛教與諸外道最大不同之處,就是能實證「諸佛密要」。對於諸學法眾生或外道之盜法者,不能對其「明說密意」;因為學法者在五蘊、十八界尚未具足瞭解,福德資糧不具足之前,一旦自認為得知「密意」,乃至縱使真的知道密意了,「般若實相智慧」仍無法發起、絲毫解脫功德都沒有,必成錯會之「乾慧」,必然無法貫通「諸佛密要」;在「慧眼」無法打開,不能「真實觀見」第八識如來藏的所在,或不能了知如來藏的真實性用,必定會因為「懷疑」而心生「退轉」。再者,一旦洩露「密意」給盜法者得知,則此「微妙、甚深、無上」之法,就會因為密意的洩露而讓毫無佛法知見的眾生得知而錯會;眾生自以為得法太容易,內心有「不過如此」之輕鄙想而棄捨,乃至妄加毀謗,很有可能因此而導致正統佛教的滅亡。

因此善護佛教之「諸佛密要」,絕對有其必要性,也是弘揚此法者,所必須背負的歷史任務與因果關係,這也是佛陀在經中特別鄭重而且多所交待者。至於假藏傳佛教四大教派諸上師所說的「空性密意」,全是外道斷常二見思想,只是思想而無空性之實證,了無「密意」可言,所說更不符合「空性」,乃因所說與佛法的真實義相去甚遠故。宗喀巴所云不得將「空性密意」,「宣說於未成熟者前」,不過是戲論一場。

至於宗喀巴所說的:「對於譚崔密續空性意義,亦不應宣說於未成熟者前。」這才是假藏傳佛教四大教派諸上師每日所實修者,也是他們最關心的議題。假藏傳佛教諸《密續》所言,完全不超出「譚崔金剛乘」雙身法的範疇,其所說的「空性意義」,自認為比佛教的「三乘菩提」更加勝妙無比;宣稱乃「果地修行」之「即身成佛」妙法,然深究其真實內涵,不過是男女行淫之「身觸境界」雙身法,由於誤認淫觸無形無色、領受淫觸之覺知心意識也無形無色,說之為空性,而此「空性意義」及邪淫行為都不應讓外人知之,才需要大費周章要求信眾保密,全無佛教中說的空性的絲毫「意義」可說。

譚崔金剛乘」雙身法的實際內涵,乃以「杵蓮和合」為主,亦即以男性的「金剛杵」與女性「蓮花」之交合;在長時間不洩露精液的情況下,由性器官所引生的觸樂,加長享樂的時間與加廣至全身受業,以此意識心所領受淫樂都是空無形色,便誤認為此乃「從貪入道」、雙具「領受大樂」又「證得空性」,名之為「樂空不二」。在「三昧耶戒」所規範、不得洩露精液的情況下,於行淫享樂的過程中,保持精液不洩;由於氣功的修練,「金剛杵」能夠長時間堅挺,故能運氣控制明點(精液),致使身體樂觸不斷,以此名之為「樂空雙運」,此即是他們自認為的「即身成佛」。這就是「譚崔密續空性意義」。

然而長期使用這種「杵蓮交戰」、「樂空雙運」,在忘情的情況下,也是常常有「擦槍走火」的時候;為了圓滿「三昧耶戒」不得洩露精液的規範,達賴十四世特別「法外施恩」,又施設「如果能夠將所洩露的精液,吸回膀胱中」,就不算違犯「三昧耶戒」;即使吸不回來,只要「百字明咒」多唸個幾遍,宣稱也可消除「露洩明點」的罪業。反正諸《密續》是諸上師所編寫,想怎麼說就怎麼說,戒條要如何施設便怎麼施設,別人也管不著;不過「老爺」不累,可就累壞「小老兒」了。

話說回來,像這種「性交成佛」的荒唐事,並不是每一個眾生都會「買單」。所以假藏傳佛教四大教派諸上師,「對於譚崔密續空性意義,不應宣說於未成熟者前」,很明顯就是在警告諸上師,不能太猴急,以免「吃緊弄破碗」。宗喀巴亦云:「《佛母光明點大手印密續》第二章裡教言: 『如是諸人,若上師若弟子,高廣我慢,未得傳承宣說密續,縱有功德,死墮地獄。』由此故知,縱使是有功德的上師,或是弟子,若犯此戒,兩者死後都將受報於地獄之中。」此處宗喀巴已經說得很清楚了,諸金剛上師在引發諸學法弟子「聖性」、「博愛全天下女人」之前,要睜大眼睛看清楚;不要因為一時猴急而壞了大事。當然,假藏傳佛教四大教派也照例以「下墮地獄」來警告自己人,否則這種「性侵」糗事,浮上檯面的機會,必然層出不窮。

宗喀巴又云:「……故說,上師如果知悉弟子實際尚未成熟於灌頂,心性其實於秘密法不堪信受, 卻向其教授不應公開的密法,加上弟子如果知悉於此密法,並且未能真正發心廣度有情誓願;成就以上六緣的結果,犯此第七根本墮戒。」這是在警告金剛上師,如果這個受法弟子對於「譚崔金剛乘」雙身法,還不能接受,金剛上師就不能貿然出手;加上這個弟子,並沒有真正發心要廣度異性有情,此金剛上師也不能將「譚崔金剛乘」雙身法的秘密,告訴這位學法者,否則就是違犯了第七根本墮戒。

故此則第七根本墮戒主要內容,就是不應宣說「空性密意」、「譚崔密續空性意義」於未成熟者前。然說句不客氣的話,以假藏傳佛教四大教派諸上師的佛法知見而言,縱使將「空性密意」明白地攤開在眾人眼前,依然是廢話一堆;因為諸上師除了「譚崔金剛乘」雙身法「可能是」他們的強項之外,其他就一無是處了。諸上師對佛法中的真正「空性」是一無所知的,又如何能講得清楚、說得明白?如果諸上師是以否定第八識如來藏為前題,將「空性」說為「緣起性空」、「一切法空」;那麼這些上師是標準的「外行人說外行話」,是被佛法所唾棄的「愚痴人」。

假藏傳佛教四大教派所關心是「譚崔金剛乘」雙身法的「發揚光大」,所以才會規定金剛上師諸多規矩;不但要求諸上師要慎選對象,連下手的時機,也要拿捏得恰到好處。不但要求金剛上師能夠「博愛全天下的有情」,也希望所度化的弟子,都有廣大的「慈悲心」,去「博愛」其他有情;猶如世間的老鼠會一般,有綿延不息的「六月新娘」,這是假藏傳佛教施設第七根本墮戒的主要原因。一方面預防「譚崔金剛乘」雙身法的曝光,阻礙了推廣譚崔大業,一方面可以藉著戒條的束縛力,將學法大眾推向「光大門楣」的高峰。

從佛教的角度來看假藏傳佛教第七根本墮戒施設內容,雖然感覺很幼稚,簡直就是一場邁向三惡道的戲論;但從受害者的層面來看,不禁令人有「眾生共業深重」的哀傷。就以假藏傳佛教的「空性密意」來說,否定第八識如來藏來談「緣起性空」、「一切法空」,來取代真正的空性如來藏心,根本無法成就「三世因果」,乃標準的「斷滅」論調;但是有幾個人相信第八識如來藏是佛法的正說。再說「譚崔密續空性意義」,已經擺明的說,這個法是「男女行淫的雙身法」,只是世間男女的「床笫藝術」,不是佛法的正修;然世間迷信的男女還是「頭帶鋼盔拼命往前衝」,甘心相信邪說,也不理會與金剛上師行淫會有什麼因果關係,然而導正眾生回到佛法正道,卻是佛弟子的天職,也是本新聞網的一貫工作。(採訪組報導)20141222

正覺教育基金會採訪組


註:原出處引用sina網站之文章已關閉,相關內容可參考原連結網頁之備份擷圖(點此開啟)(備份擷圖取自https://web.archive.org)

註:原出處引用wujindeng.net網站之文章已關閉,相關內容可參考原連結網頁之備份擷圖(點此開啟)(備份擷圖取自https://web.archive.org) 

Im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