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心新聞網:藏傳喇嘛教的「五輪塔」面面觀 之二‧從其造型設色來看

更新日期:2012/12/15     08:00

(真心新聞網採訪組台北報導)藏傳喇嘛教的五輪塔係以金、銅或石為材料,製成方、圓、三角、半圓、寶珠的形狀,由下往上依次堆積成塔形,以方圓等五種形狀,代表地、水、火、風、空的標幟,多於其表面順序刻上種子咒字,分別為阿、鍐、覽、唅、康,或於各輪的四面書「阿阿闇惡」(a a^ am! ah!)等字;各輪還配以不同的顏色,以3D立體造型來看,由下而上是︰地輪為黃色四(或六)方體,水輪為白色圓球體,火輪為紅色正三角錐體,風輪為綠色半月形,空輪為藍色摩尼寶形,喇嘛教裡的想法就是各種形狀與顏色盡在此中,彷彿總集花花世界之大成,難怪不懂佛法的藏傳佛教要法「五輪塔」這個大雜匯說成「代表佛之法身」。台灣佛教界近年採用為代表佛教的五色旗幟,也是根源於這種無知而迷信喇嘛教的說法才選用的。
http://www.buddha-hi.net/re/thread-13354-1-1.html

正覺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張公僕先生指出,印度佛教的佛塔建築窣堵坡(Stupa)和中國的傳統建築樓閣是塔的兩大源頭。既然是由建築發展而來,因此無論何種塔的設計建造,都要講求結構合理造型優美,然而試看藏傳佛教所謂「五輪塔」的架構,方形基座上卻放置一個會滾動的球體,已經是極不穩定了;球體上面再放上一個三角椎,那更會滑動、傾倒;椎尖上還得頂起一牙仰月,最頂上還得放呈現一枚圓形的牟尼寶珠,這是哪一種力學、哪一種平衡感?這讓我們想到馬戲團中在撐雨傘騎獨輪車還要走鋼索的小丑! 這種危如壘卵的「寶貝」,最能代表的,應該是不穩定而「無常」,絕不會是佛的「常住」法身吧!

張董事長表示,正常的建築不會以這樣脆弱的架構去建塔,更何況它的五輪造型都只是素樸的幾何原型,無意義地堆疊一處,就像小孩擺放積木一樣,毫無造型美感以及結構合理性,如何能自圓其說令大眾生起敬信?藏傳佛教也自知其短,為之補強曰:「五輪塔……塔中心支持之鋼管應為中空,表中脈,使吉祥之地氣可以上通。」董事長表示,諸佛法身無形無相,不需要要搞什麼氣脈明點,諸佛之應身或化身,感應眾生思求解脫的心而於三界現身意,自然處處吉祥,何須以中脈「使地氣上通」;喇嘛教這樣的說法正是把 佛陀當作是凡夫而愈描愈黑,顯示藏傳喇嘛教的五輪塔完全是戲論。

不僅是其造型怪異說不通,就連其配屬安排的顏色及其意涵也是牽強的。據藏傳喇嘛教相關網站自己解說「密宗的五輪塔」:

所謂「地」指的就是一切固態物質,以黃色來表示,配置在南方;這也是「增法」或「寶部」的顏色。

所謂「水」指的就是一切液態物質,以藍色來表示,配置在東方;這也是「金剛部」的顏色。

所謂「火」指的就是一切能量,以紅色來表示,配置在南方;這也是「懷法」或「蓮華部」的顏色。

所謂「風」指的就是一切氣態物質,以綠色來表示,配置在北方;這也是「事業部」的顏色。

所謂「空」指的就是一切虛空,以白色來表示,配置在中央;這也是「佛部」的顏色。

http://postmall.com.tw/p529/index.php?action=product_detail&prod_no=P0062100111142

以上這些顯然是憑著意識想像,自己施設以種種顏色、方位、密續義理分部來為其「五輪」「五大」一一配對,然而一傳入中土,碰到對陰陽五行素有紮實理論基礎的道家、陰陽家思想學說,立刻不攻自破,並心虛地改絃易轍說為:

但是到了中土,大家相信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才是宇宙元素,因此五部密法的顏色也因此改變。

所謂「金」指的就是「一切金屬物質」以白色來表示,配置在西方;這也是「蓮華部」的顏色。

所謂「水」指的就是一切液態物質,以黑色來表示,配置在北方;這也是「事業部」的顏色。

所謂「火」指的就是一切能量,以紅色來表示,配置在南方;這也是「寶部」的顏色。

所謂「木」指的就是一切有機物質,以綠色來表示,配置在東方;這也是「金剛部」的顏色。

所謂「土」指的就是一切無機物質,以黃色來表示,配置在中央方;這也是「佛部」的顏色。

http://postmall.com.tw/p529/index.php?action=product_detail&prod_no=P0062100111142

張董事長指出,藏傳喇嘛教的「五輪塔」,對「五大」相應配屬的顏色都無法肯定,前後改來改去;對其所標舉的「五方佛」也是搬來搬去找不到其定位,它所代表其實無真實意旨,它所宣示的價值也根本無存在價值,從頭到尾都只是妄想胡鬧一場。明白了「五輪塔」的內容本質,就別再誤信謊言宣傳,跟著盲目浪擲信仰,或是無俚頭的炒作。(採訪組報導)20121215


註:原出處引用postmall網站之文章已關閉,相關內容可參考原連結網頁之備份擷圖(點此開啟)(備份擷圖取自https://web.archive.org)

註:原出處引用postmall網站之文章已關閉,相關內容可參考原連結網頁之備份擷圖(點此開啟)(備份擷圖取自https://web.archive.org)

Image